护花光。引绿云十里,轻幂横塘。酒边人远,旧奁空褪残妆。
裁红断碧,几耐他、天末风凉。沈醉肯换回肠。清歌綵袖,故国殊乡。
老了承平赋笔,误水楼归梦,消领斜阳。柳汀莲浦,往来曾著鸳鸯。
欢丛漫趁,怕钿筝、金雁移行。前事忍自思量。帘深碍月,浅渚流香。
芰荷香 静庵倚此调见怀,清夜孤坐,即以同部走笔却寄。清代。朱庸斋。 护花光。引绿云十里,轻幂横塘。酒边人远,旧奁空褪残妆。裁红断碧,几耐他、天末风凉。沈醉肯换回肠。清歌綵袖,故国殊乡。老了承平赋笔,误水楼归梦,消领斜阳。柳汀莲浦,往来曾著鸳鸯。欢丛漫趁,怕钿筝、金雁移行。前事忍自思量。帘深碍月,浅渚流香。
朱庸斋(1920一1983),原名奂,字涣之。词学家、书法家。广东新会县人,世居西关。出身书香世家,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。幼时研读古典文学,尤酷爱词章,随陈洵学词, 13岁能吟诗,深得老师喜爱。青年时以词知名,长期系统研究词学,提出填词以“重、拙、大”作标准,后又加“深”字,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。除词学外,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,书法习钟繇,雍容雅秀,尤工于小札和题跋。1983年,朱庸斋肾病复发,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。 ...
朱庸斋。 朱庸斋(1920一1983),原名奂,字涣之。词学家、书法家。广东新会县人,世居西关。出身书香世家,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。幼时研读古典文学,尤酷爱词章,随陈洵学词, 13岁能吟诗,深得老师喜爱。青年时以词知名,长期系统研究词学,提出填词以“重、拙、大”作标准,后又加“深”字,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。除词学外,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,书法习钟繇,雍容雅秀,尤工于小札和题跋。1983年,朱庸斋肾病复发,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。
渔家傲 一首李公求。金朝。王哲。 圣老子元姓李。今正是遗风起。向他方求出离。明位。从坎暗清凉地。便施仁兼富义。还略叙闲中意。内无心真活计。分美。都水火须交济。
次韵赠周师禹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王庭圭。 昼卧柴门打不开,相逢未识济川才。那知此夜闻猿处,忽有新诗随雁来。
壬辰仲春檄调上元留别高淳士民。清代。陶在铭。 粗官滥吹易三年,回首春风入境天。芳草一畦黄犊雨,晴波干顷白鸥烟。清时桴鼓声都歇,野老衣冠望若仙。不信南朝金粉地,桑麻鸡犬独翛然。
呈曾侍郎逮。宋代。赵蕃。 思人几作访茶山,竹密如云不敢删。未觉风流成岁远,政繇伯仲力追还。长公旧日曾一识,末路后来遭百艰。邂逅探囊得行记,赠公试遣略承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