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感事呈卢纶

长安感事呈卢纶朗读

十五事文翰,大儿轻孔融。长裾游邸第,笑傲五侯中。

谏猎一朝寝,论边素未工。蹉跎潘鬓至,蹭蹬阮途穷。

贷布怜宁与,无金命未通。王陵固似戆,郭最遂非雄。

敛板辞群彦,回车访老农。咏诗怀洛下,送客忆山东。

沈病魂神浊,清斋思虑空。羸将卫玠比,冷共邺侯同。

草舍才遮雨,荆窗不碍风。梨教通子守,酒是远师供。

扪虱欣时泰,迎猫达岁丰。原门唯有席,井饮但加葱。

少壮矜齐德,高年觉宋聋。寓书先论懒,读易反求蒙。

昔慕能鸣雁,今怜半死桐。秉心犹似矢,搔首忽如蓬。

赤叶翻藤架,黄花盖菊丛。聊将呈匠伯,今已学愚公。

李端
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 ...

李端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孤月上东岫,白鹤激秋泪。凉风振溪壑,林影飒摇泄。

山居本深静,夜气复澄霁。冥心向千古,眇焉托真契。

()

曾以诗书化蜀人,更恢文教大江垠。

诸生亦有如何武,争咏三章转上闻。

()

世情日浇道情深,悔不林泉早脱簪。

一世简编胎后叶,百年香火奉先心。

()

双阙暂随丹诏入,三峰寻与白云归。

()

浣沙溪上纻罗轻,少小吹笙学凤鸣。近水荷花贪并蒂,依人燕雀羡双成。

舞长自喜迎仙袂,烛灭何须绝客缨。已遣风光牵宿醉,独无凉雨解新酲。

()

有喝端如探竿草,无师血脉通红线。

当阳不识李将军,徒学穿杨一枝箭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