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马周流不停策,青龙挂空山无色。
区中物物见根柢,岁年滔滔逐流水。
籲于求归归未获,客里随人送行客。
鏦金伐鼓行清秋,江头组练云如稠。
道旁老人相与语,主宾闻之愕相雇。
或云造阙如登仙,一声謦咳落九天。
岂知位高势逾逼,莫向紫宸庭下立。
非关噉刍解喑嘿,紫宸地禁鸣不得。
或云敢言似鸣凤,千古高名泰山重。
岂知说著心骨惊,臣名愈重国愈轻。
或言古人重晚节,元忠子方费分说。
岂知晚节不难保,却忧攘臂为人笑。
三人所赠不皆然,然则子也今何言。
元佑中年基绍圣,建中靖国何尝靖。
若教此事欠讲明,直将两是为端平。
是时臣言便休得,臣不忧身却忧国。
臣原天意开平治,明良长似改元时。
夬刚未终戒苋陆,姤阴虽微畏羸躅。
真教世道端且平,宁使臣无赫赫名。
三人冁然笑,子之所原吾不到。
吾言必於身,子言望於人,
子意虽厚吾言真。低头谢二老,
还以告景仁。
送游吏部赴召。宋代。魏了翁。 天马周流不停策,青龙挂空山无色。区中物物见根柢,岁年滔滔逐流水。籲于求归归未获,客里随人送行客。鏦金伐鼓行清秋,江头组练云如稠。道旁老人相与语,主宾闻之愕相雇。或云造阙如登仙,一声謦咳落九天。岂知位高势逾逼,莫向紫宸庭下立。非关噉刍解喑嘿,紫宸地禁鸣不得。或云敢言似鸣凤,千古高名泰山重。岂知说著心骨惊,臣名愈重国愈轻。或言古人重晚节,元忠子方费分说。岂知晚节不难保,却忧攘臂为人笑。三人所赠不皆然,然则子也今何言。元佑中年基绍圣,建中靖国何尝靖。若教此事欠讲明,直将两是为端平。是时臣言便休得,臣不忧身却忧国。臣原天意开平治,明良长似改元时。夬刚未终戒苋陆,姤阴虽微畏羸躅。真教世道端且平,宁使臣无赫赫名。三人冁然笑,子之所原吾不到。吾言必於身,子言望於人,子意虽厚吾言真。低头谢二老,还以告景仁。
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 ...
魏了翁。 魏了翁(1178年—1237年) 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(今属四川)人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大臣。嘉熙元年(1237年)卒,年六十,赠太师、秦国公,谥文靖。魏了翁反对佛、老“无欲”之说,认为圣贤只言“寡欲”不言“无欲”,指出“虚无,道之害也”。推崇朱熹理学,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。提出“心者人之太极,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”,强调“心”的作用,又和陆九渊接近。能诗词,善属文,其词语意高旷,风格或清丽,或悲壮。著有《鹤山全集》、《九经要义》、《古今考》、《经史杂钞》、《师友雅言》等,词有《鹤山长短句》。
吴条闻来自娄东同泛舟锦峰饮于瞿园小阁。清代。侯开国。 乘兴同移书画船,名园步步许流连。松林碍日常疑雨,鸟道穿云欲上天。山势北来当小阁,湖波南望接平田。酒阑无限沧桑感,话著开元各泫然。
妒妇津。明代。张煌言。 妒妇死津头,津亦名「妒妇;」少女相经过,风雨不得渡。或为蓬垢颜,窃恐逢彼怒。古云粥仓庚,可以疗此痼;惜哉彼妇愚,虽死犹弗悟!
补史十忠诗 其三 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。宋代。刘埙。 时平辄弃置,事迫甘前驱。呜呼忠义臣,匪直科目儒。江寒朔吹急,列城同一趋。岂不寄便安,纲常乃当扶。移檄倡诸镇,奋袂躬援枹。川决莫我回,万险栖海隅。天乎复不济,道穷竟成俘。一死事乃了,吾头任模糊。悠悠讥好名,责人无已夫。三衢有魁相,投老作尚书。
偈四首 其四。宋代。释昙贲。 浓将红粉傅了面,满把真珠盖却头。不识佳人真面目,空教人唱小凉州。
灯下小酌。宋代。陆游。 江湖双鬓秃,宇宙一身穷,酒浪摇轻碧,灯花落碎红。交情元易见,春事半成空。尚觊身强健,烟畦撷芥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