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老三年,记中秋未中,酒半伤别。花潭梦冷,是一般归燕,西风如客。
小山丛桂发。认不定秦时旧月。休说人间世,青天碧海,呼影醉瑶席。
姮娥近应犹昔。问河山镜里,今是何夕。狼星扫未,到八荒无事,乌头先白。
露凉知夜久,伴角枕、新添鬓雪。渐渐乌云上,情知雨声催曙色。
月中桂 八月十四夜月,介庵韵。近现代。赵熙。 又老三年,记中秋未中,酒半伤别。花潭梦冷,是一般归燕,西风如客。小山丛桂发。认不定秦时旧月。休说人间世,青天碧海,呼影醉瑶席。姮娥近应犹昔。问河山镜里,今是何夕。狼星扫未,到八荒无事,乌头先白。露凉知夜久,伴角枕、新添鬓雪。渐渐乌云上,情知雨声催曙色。
赵熙(1867——1948),字尧生、号香宋,四川荣县人。蜀中五老七贤之一,世称“晚清第一词人”。他“工诗,善书,间亦作画。诗篇援笔立就,风调冠绝一时。偶撰戏词,传播妇孺之口”,蜀传有“家有赵翁书,斯人才不俗”之谚。光绪十八年(25岁)高中进士,殿试列二等,选翰林院庶吉士。次年,应保和殿大考,名列一等,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,转官监察御史。 ...
赵熙。 赵熙(1867——1948),字尧生、号香宋,四川荣县人。蜀中五老七贤之一,世称“晚清第一词人”。他“工诗,善书,间亦作画。诗篇援笔立就,风调冠绝一时。偶撰戏词,传播妇孺之口”,蜀传有“家有赵翁书,斯人才不俗”之谚。光绪十八年(25岁)高中进士,殿试列二等,选翰林院庶吉士。次年,应保和殿大考,名列一等,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,转官监察御史。
壬寅春正四日晋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笔书此 其一。清代。何士循。 平野丽晴晖,春风扇和淑。冈峦界昼明,山树杂红绿。遥闻村鼓喧,近视儿衣簇。新年幸无事,对之悦心目。篮舆此暂停,庵小堪容足。移几置诗编,对佛脱官服。拭面瀹山茶,小坐忘尘俗。
送许亨甫以其父大司徒公命省其祖母。明代。李舜臣。 爱子窥颜色,趋庭问所思。望中云共远,阶下草方滋。晓日明金骑,春风吹绿枝。还闻临别去,遥附万年卮。
奉家兄里门来书二首 其一。清代。金应澍。 字字披肝意倍亲,开缄尚喜墨痕新。深规后辈谋偏远,勉绍先型志好伸。千古功名犹易得,一家孝友最难真。渭阳忽忆平津馆,宅相还欣有替人。
宿宛陵书院。明代。程敏政。 自从删述来,诗道几更变。骚些无遗声,汉魏起群彦。谢绝及宋沈,入眼已葱茜。颓波日东驰,李杜出而殿。当时多浑成,岂必事精鍊。云胡倡唐音,趍者若邮传。坐令诗道衰,花月动相眩。千载宛陵翁,惟我独歆羡。翁词最古雅,翁才亦丰赡。一代吟坛中,张主力不勌。遂使天地间,留此中兴卷。如何近代子,落落寡称善。纷纭较唐宋,甄取失良贱。无乃久浸淫,曾靡得真见。渺渺岁将夕,南来宛陵县。顿首升翁堂,松竹犹眷眷。感慨抚陈迹,江水一再奠。我心夙景仰,我学诚袜线。上想三百篇,斯境复谁荐。